第8卷第58期  总第225期 《局外人》

  • 发布时间:2021-12-29
  • |
  • 作者:电商202班 叶春芳
  • 阅读次数:177

第8卷第58期  总第225期  2021年12月28日
                        《局外人》
           ——法国阿尔贝·加缪
       电商202班   叶春芳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莫尔索的母亲去世开始,到他在海滩上杀死阿拉伯人为止,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故事。这种叙述毫无抒情的意味,而只是莫尔索内心自发意识的流露,因而他叙述的接二连三的事件、对话、姿势和感觉之间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给人以一种不连贯的荒谬之感,因为别人的姿势和语言在他看来都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可理解的。确实的存在便是大海、阳光,而大自然却压倒了他,使他莫名其妙地杀了人:“我只觉得铙钹似的太阳扣在我的头上……我感到天旋地转。海上泛起一阵闷热的狂风,我觉得天门洞开,向下倾泻大火。我全身都绷紧了,手紧紧握住枪。枪机扳动了……”
  在第二部分里,牢房代替了大海,社会的意识代替了莫尔索自发的意识。司法机构以其固有的逻辑,利用被告过去偶然发生的一些事件把被告虚构成一种他自己都认不出来的形象:即把始终认为自己无罪、对一切都毫不在乎的莫尔索硬说成一个冷酷无情、蓄意杀人的魔鬼。因为审讯几乎从不调查杀人案件,而是千方百计把杀人和他母亲之死及他和玛丽的关系联系在一起。
  写作背景
   《局外人》酝酿于1938年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加缪26岁,此时他已在亲友的资助下完成了大学学业,专业是哲学。并且已经开始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戏剧方面,他不仅写剧本,还办剧团,甚至亲自登台表演。从希特勒上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加缪一直积极投入反法西斯抵抗运动。1940年,他离开阿尔及利亚,前往巴黎,参加地下抵抗运动。1942年。加缪出版了小说《局外人》,一举成名。完成时间基本上可确定是在1940年5月。
   精彩分享
   1、 黑夜将近,汽笛鸣叫起来了,它宣告着世人将开始新的行程,他们要去的天地从此与我永远无关痛痒。
   2、 我一夜又一夜,一心一意等待黎明,我从来不喜欢措手不及,要发什么什么,我喜欢有所准备。
   3、 走得慢,会中暑;走得快,又要出汗。到了教堂就会着凉。她说得对。进退两难,出路是没有的。
   4、 既然只有一种命运选中了我,而成千上万的幸运的人却都和他一样自称是我兄弟,那么,他所说的上帝,他们选择的生活,他们选中的命运,又都与我何干?
  5、 日子,过起来当然就长,但是拖拖拉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后就混淆成了一片。每个日子都丧失了自己的名字。对我来说,只有“昨天”与“明天”这样的字,才具有一定的意义。
  个人感想
  看到这本书时,第一眼吸引我的是它的封面。没有很多的修饰,暗沉却又矛盾的温暖色大波浪条纹颜色抓住了我的注意力,一看名字--《局外人》。这是一种怎样的矛盾,用如此的封面搭配仿若书写着疏远的书名?心思一动,我便把这本书从书架上“拐”走了。
  这该是怎样的一本书呢?《局外人》是一部关于荒诞的小说,荒诞在哪呢?以主人公莫尔索的视角,使用第一人称叙述,开篇即“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楚……也许是昨天死的。”联系下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叙述的口吻是亲切背后冷漠的,“妈妈”在他这个年龄段的呼唤,表达的是对母亲的亲切,可是在亲切之后莫尔索用模棱两可的语气向读者直述着“妈妈死了,但我搞不清她什么时候死的”这种冷漠心情。这似乎也是一种挑衅,打破常规道德观念挑衅的一种态度,除了让读者感到莫名其妙之外,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因为莫尔索的态度而对他产生不快的感觉。而接下来令人感到荒诞的不仅仅如此,就如接下来给母亲的送葬的描述中,默尔勒应该是饱含着情感的,他却以机械的语言给读者呈现出一幅人们不连续、破碎的动作,以及动作之后动作与动作之间关联与意义的画面,如果不联系上下文,读者根本无法明白他想表达的是对一名母亲的送葬,那这就造成极大的冲击,冲击了读者对原本送葬情节应该悲痛伤感的主观感受。之后,似乎因为有了这样的第一印象,我们对他接下来的行为不会感到那么奇怪了。
  于是,在调查罪件时,莫尔索为母亲守灵时抽烟、喝咖啡;不愿看母亲的遗容,葬礼上没有哭,也没有在坟墓前默哀;甚至在母亲下葬的第二天晚上,他便和未婚妻玛丽去看电影,欢乐大笑,并且搞男女不正当关系等这些与杀人案件毫无关系的个人行为,成为了法庭严厉调查的重点对象,成了判定莫尔索“预谋杀人”的全部依据,并因此而被判称为“罪不可恕”的恶魔。但实际上,他仅仅只是一个对社会没有任何攻击性、危害性的老实本分的失犯者,却被司法当局义正词严地描述成了一个罪不可赦的魔鬼。为什么呢?正如当莫尔索说自己不相信上帝时,预审法官愤怒地朝他嚷道:“您难道要使我的生活失去意义吗?”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司法程序实事求是的理性逻辑是严重缺乏的,并且让位于了社会长久以来所形成的固有的道德情感观念,先入为主了。
  对于莫尔索而言,世界是荒诞的,他本人以及他的活着也是荒诞的。世界上的一切都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他似乎是抛弃到这个荒诞的世界一样。莫尔索的全部意识被强大的荒诞意识所占据着,同时,他也是一个英雄,恰恰是通过不作为、真实来展示自己的反抗,丝毫不掩饰真实感受,不害怕社会的放逐,也不害怕死亡的威胁,带着强烈的荒诞感生活在这个与他毫不相干的世界。所以,他对一切从不掩饰,从来都是率性而为。也正如加缪在为美国版的《局外人》写的序言中写道:“他远非麻木,他怀有一种执著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
  作者简介: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 1913—1960),法国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局外人/【法】阿贝尔﹒加缪著 I565.45/J210-24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   馆藏地:社会科学二(东区三楼)


 

 

玉林师范学院| 红叶网| 玉林师范学院报|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校址:广西玉林市教育中路299号 邮编:537000(西校区) 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1303号 邮编:537000(东校区)
版权所有: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 电话:0775-2620818
本站总访问量: 2488668, 今日访问量: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