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卷第16期 总第35期 《追风筝的人》

  • 发布时间:2017-01-06
  • |
  • 作者:思政16 余明霞
  • 阅读次数:276

第2卷第16期  总第35期     2017年1月6日

《追风筝的人》

思政16    余明霞

被真相伤害总比被谎言欺骗的好,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就没有得到更伤人。

时间很贪婪——有时候,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

为你,千千万万遍。


                                             
        内容简介: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于2003年出版,连续两年列为《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册,已经被翻译成42种语言。小说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少年关于友谊、亲情、背叛、救赎的故事。小说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还对阿富汗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有深刻的反应。这部小说在评论界获得广泛好评,但同时也在阿富汗国内引起巨大的争议。这是一部语言纯洁,但真挚感人的小说,带给了美国出版界自《可爱的骨头》以来从未有过的惊喜,并已经由梦工厂改拍成电影。

作品背景:作品源于作者本人的人生经历。作者说:“书中跟我的经历最相似的是在美国的日子,阿米尔和他的父亲创造新的生活。我和阿米尔一样,来自于阿富汗斯坦的移民。”作者和他的兄弟在喀布尔度过的日子就像阿米尔和哈桑的生活那样: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上学。冬天就去放风筝,在电影院看约翰·韦恩的电影。小说内容就是作者生活的缩写版。他家在瓦兹尔·阿克巴·汗区的房子很大,在那里能举行盛大的派对;他们还去帕格曼野餐。他对童年生活的记忆非常美好。

                                                                                                     摘自《百度百科》

作品影响:《追风筝的人》在美国亚马逊3月底文学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名第二,超过《达·芬奇密码》,并成为英国《观察家报》2005年度最佳图书、台湾诚品书店、金石堂、博客来书店销售冠军。

法国读书会2006年度首选书,法国《ELLE》杂志读者票选年度最佳小说奖,美国图书馆协会选书。

2007年被导演马克·福斯特拍成同名电影, 影片获得80届奥斯卡最佳配乐提名。

                                                                                                     摘自《百度百科》

个人感想:其实静静品读此书,我在各种情景里学到许多新知识。仿佛作者描述的一幕幕都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应该担当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一幕幕生活时常发生。责任、诚实、爱情、友情、宽恕和赎罪。每个人都有可能犯下错误,但关键是承担错误的勇气,在很多时候,因为脑袋瓜里一时错误的念头,导致错误的行为,伤害到其他人,碍于面子,碍于需要承担的责任,我们有时候选择逃避,逃避我们的错误,逃避我们对其他人的伤害。我认为正确的方式是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不逃避错误,努力地改正错误!我们要在最美的时光里塑造优秀的自己。

作者简介: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著有小说《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2003)、《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2007)、《群山回唱》(And the Mountains Echoed,2013)。作品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2006年,因其作品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I712.45/H504     馆藏地:社会科学二(东区图书馆三楼)

 

玉林师范学院| 红叶网| 玉林师范学院报|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校址:广西玉林市教育中路299号 邮编:537000(西校区) 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1303号 邮编:537000(东校区)
版权所有: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 电话:0775-2620818
本站总访问量: 2222473, 今日访问量: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