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卷第2期 总第58期 《受戒》

  • 发布时间:2017-09-15
  • |
  • 作者:匡秋
  • 阅读次数:783

第4卷第2期  总第58期     2017年9月15日

《受戒》

中本162  匡秋

“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 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创作背景:《受戒》,这是作家汪曾祺十七岁那年,抗战爆发时,避难到了一个小寺庙里住了几个月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最早曾以《庙与僧》为题在上海《大公报》发表,1980年才重新写成了《受戒》。两部作品比较后发现,两小说都有“回忆”的特点,但相隔了近三十五年,作家对往事的回忆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小说风格也完全不同。《庙与僧》严格说来,只是《受戒》的创作素材,作家对人生的理解,还停留在好奇阶段,并无成熟的见解。经过几十年的发酵,才酿成醇美清新的《受戒》。

内容简介:

《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是一篇极美的小说。写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叫小英子的小姑娘清清爽爽,朦朦胧胧的爱情。全篇有一万二千多字,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但却极富诗情地展现了三十年代苏北里下河的田园风光。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少女的初恋被作家描绘得如诗如画,醉人心田。而故事中的荸荠庵里面不守清规戒律的和尚们,善良的村民们,与庵赵庄的美丽景色相映成趣,仿佛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错觉。文章描写的和尚的宗教习俗与世人的世俗生活和谐地共处。

作品评价:

作家阿城:“中国大陆八十年代开始有世俗之眼的作品,是汪曾祺先生的《受戒》……有一天在朋友处翻旧杂志……忽然翻到80年一本杂志上的《受戒》,看后感觉如玉,心想这姓汪的好像是个坐飞船出去又回来的早年兄弟,不然怎么会只有世俗之眼而没有“工农兵”气?《受戒》没有得到什么评论,是正常的,它是个‘怪物’。”

作家李锐:新时期文学的文体自觉是从《受戒》开始的,《受戒》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先锋小说……是当代汉语的一次语言的自觉,一次文体的 自觉。汪曾祺先生用汉语完美、生动地表达了 丰富深刻的文学命题,他告诉大家,我们不一 定非要托尔斯泰化,不一定非得变成卡夫卡。?

读者感受:

明海跟小英子划船回到庵赵庄时的对话,有一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欣慰,青梅竹马在一起的美满感。庵赵庄的和尚百无禁忌:吃肉、喝酒、赌钱、娶媳妇,这些在我们现如今都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庵赵庄竟那么和谐下去。小英子的爸爸妈妈,勤勤勉勉地生活,被淳朴可爱的村民笑称为“摇钱树”跟“聚宝盆”。故事里的人物的相处模式让人想起了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怡然自得。

文中那幽默清丽的文笔产生的语言效果不言而喻,营造出了一种轻松并且令人赏心悦目的基调。而文章看似毫无情节却都为明海与英子可以朦胧地相爱着而做好铺垫。荸荠庵里的仁海师傅带师母来庵里避暑,仁渡传闻有许多相好,善因寺的方丈有个十九岁的小老婆。是的,无论是明海与小英子的青葱爱恋还是和尚们与自己喜欢的人相处的方式,爱是人们所向往的,一直被人所追求希望拥有的,不应该被世俗的戒律所禁锢的。

作者简介:汪曾祺于1920年3月5日出生,是江苏高邮人。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汪曾祺先生是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先生。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小说体现的柔美和谐的人性的主题是人们看小说经常讨论的话题。而且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短篇小说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受戒/汪曾祺著.—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6   I247.7/W085-12   馆藏地:社会科学二(东区三楼)

玉林师范学院| 红叶网| 玉林师范学院报|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校址:广西玉林市教育中路299号 邮编:537000(西校区) 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1303号 邮编:537000(东校区)
版权所有: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 电话:0775-2620818
本站总访问量: 2222473, 今日访问量: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