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卷第33期 总第201期 《沉思录》

  • 发布时间:2021-09-26
  • |
  • 作者:音本201班 潘滢滢
  • 阅读次数:408

第8卷第33期     总第201期      2021年9月24日
                         《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著
                     音本201班     潘滢滢
                  
  内容简介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所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马可·奥勒留把一切对他发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的意见,并且是可以由心灵加以消除的。他对人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热诚地从其他人身上学习他们最优秀的品质,果敢、谦逊、仁爱……他希望人们热爱劳作、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活的艺术、尊重公共利益并为之努力。《沉思录》是一些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朴实却直抵人心。
  创作背景
  《沉思录》创作于公元2世纪后期。
  马可·奥勒留在位的二十年是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繁的时期,在他统治的大部分时间里他是在帝国疆域或行省的军营里度过。而《沉思录》的内容大部分就是他在这期间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利用辛劳中的片暇,写下与心灵的对话。
  精彩分享
1. 我们应当在我们的思想行进中抑制一切无目的的和无价值的想法,以及大量的好奇和恶意的情感。
2. 不要仿佛你将活一千年那样行动,死亡窥伺着你。
3. 这是一个羞愧:当你的身体还没有衰退时,你的灵魂就先在生活中衰退。
4. 死亡是感官印象的中止、是欲望系列的中断,是思想的散漫运动的停息,是对肉体服务的结束。
5. 你忘记所有东西的时刻已经临近,你被所有人忘记的时刻也已经临近。
6. 痛苦不是不可忍受或永远持续的。
7. 人们相互蔑视,又相互奉承,人们各自希望自己高于别人,又各自匍匐在别人面前。
8. 不要思绪纷乱,而是在每个行动中都尊重正义,对每一印象都坚持运用领悟或理解能力。
9. 道德品格的完善在于,把每一天都作为最后一天度过,既不对刺激作出猛烈反应,也不麻木不仁或者表现虚伪。
10. 关于死亡:它不是一种消散,就是一种化为原子的分解,或者虚无,或者是毁灭,或者是改变。
 个人感想
  我最早是被《沉思录》这个名字所吸引,“沉思”是一个人在回顾过往时反省得来的思考,这也让我想起了孔子所说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的论点。我想,在这容易浮躁的时代,学会沉思反省会让自己的心态更好格局更大。盖瑞·威尔斯在《纽约书评》中提到,1992年,我问克林顿,除了《圣经》,哪本书对他影响大。他略微沉思了一下,回答说:“马克·奥勒留的《沉思录》。”这也让我对这本书更加地好奇。
  我字字斟酌,因为敬畏,我怕我浅浅的笔墨描淡了它的深刻。当我一页一页地翻开这本书,一句一句地解读这些文字,我感觉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思想,它甜美、高贵、忧郁。
  “如果我是马可·奥勒留,我的国家是罗马;如果我是一个男人,我的国家是世界。”这是他内心深处的呐喊,是他毕生奋斗的写真。在他为帝国夙兴夜寐地工作时,在他颁布法令删除大量不可理的条约时,在他作为统帅平定战乱最终死于军中前,他都在利用辛劳中的闲暇,写下了与自己心灵的对话,从而著成了流传百世的《沉思录》。他是比他的帝国更加完美的人,这本《沉思录》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这位哲人教会了我获得“忍耐”的真谛,“身体只是我们需要暂时忍耐的一副皮囊罢了,要紧的是不要让它妨碍灵魂,不要让它的欲望或痛苦使灵魂纷扰不安。”活在当下,不论是这个社会的大背景还是周围的小圈子,谁能永远随心如意?生活同化了我们或者我们屈服于生活二者中占其一。斯多葛派的清净无为,带有一些逆来顺受的感觉但这何尝不是一种坚守?二是“取舍”,他说“你只有有限的时间,如果你不用这段时间来消除你灵感上的阴霾,它就将逝去,并永不复返。”这时常萦绕在我的耳边,作为青年的我们总觉得时间足够,这就是所谓的年轻的资本把。我们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为更长远的生活去打拼,或者虚度光阴,纸醉金迷……无论做出哪种选择,源头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三是“独立”。人生下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我所理解的“独立”并不是不顾外人的看法执着地走自己路的独立,也不是像上帝一样俯视众生的独立,而是一种“真我”的独立。保持一种内心的安静是一个人作为独立的最高境界,不寻求外在的帮助也不要别人给的安宁,内心足够强大,一个人能够笔直站立,而不是让别人扶着站立。
  这本《沉思录》,它适合放在睡前慢慢读,这也是你和自己心灵的对话,吾日当三省吾身。
   作者简介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Augustus),古罗马帝国皇帝(公元161年至180年),公元121年4月26日出生于罗马,毕业于萨利圣学院。拥有凯撒称号(Imperator Caesar)的他是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最后一个皇帝,人称“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是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斯多葛学派学者,其统治时期被认为是罗马黄金时代的标志。马可·奥勒留有以希腊文写成的关于斯多葛哲学的著作《沉思录》传世。北方战争爆发后,奥勒留死于180年3月17日。
  沉思录/马可·奥勒留著  索书号H319.4:B/A761-2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馆藏地:社会科学三(东区三楼)

玉林师范学院| 红叶网| 玉林师范学院报|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校址:广西玉林市教育中路299号 邮编:537000(西校区) 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1303号 邮编:537000(东校区)
版权所有: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 电话:0775-2620818
本站总访问量: 2482065, 今日访问量: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