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卷第14期     总第295期 《创业史》

  • 发布时间:2023-04-28
  • |
  • 作者:汉语言文学213班 李雨霏 指导老师  梁莉冰
  • 阅读次数:69

第10卷第14期      总第295期        2023年4月28日
                                    《创业史》
                        ——柳青著
  汉语言文学213班   李雨霏      指导老师  梁莉冰

内容简介
  《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为线索,讲述的是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历史风貌的和农民思想感情的转变。1929年陕北大旱,颗粒无收。冬天哀鸿遍野,灾民黑压压地涌向渭河滩。梁生宝和母亲在此时被梁三带回家过日子。
  《创业史》反映渭河平原下堡乡蛤蟆滩农业合作化运动,指出了在当时农村两极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对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揭示了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
        梁生宝与郭振山同为党员,书中他俩的矛盾冲突核心是谁掌握蛤蟆滩人生活的方向盘,这个矛盾是梁生宝发展互助组的阻碍。“能人”郭振山在旧社会走街串巷卖瓦罐,有着商人的精明,土改时立了功。梁生宝与贫雇农互助合作初期,蛤蟆滩很多人私下里“几乎一致的看法是,要是代表主任郭振山出头领导那样一个互助组,也许还有点门路。”在蛤蟆滩人的眼里,“论办事能力,郭振山不在乡支书卢明昌之下”,然而,郭振山这位蛤蟆滩最早的党员,挂着代表主任的牌子,只想享受代表主任的荣誉,不想承担代表主任为贫雇农生存发展操心的重任。他把富农郭世富当成自己的榜样并给自己制定五年计划,按人口平均,土地面积赶上郭世富。梁生宝垫钱为互助组买新稻种,他却暗中贯彻执行自己的五年计划,私下里投资韩万祥的砖瓦窑,事后还埋怨梁生宝没有给他留新稻种,忘了他这个入党介绍人。梁生宝冒着危险带领群众进山割竹子,帮助困难户度春荒,他却埋头改旱地为水田,拼命追赶富农郭世富。后来,梁生宝克服各种困难,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成立灯塔社,他就搞假的互助联组,与梁生宝对抗。梁生宝搞牲畜合槽,进行互助合作示范,他就杀猪卖肉,显示互助联组的优越性,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郭振山是一个缺乏公共意识,只关心自己利益的人,不想为底层群众奉献,单想获取公仆的荣誉,到后来,连许家大院最信任他的改霞妈,也对他产生怀疑,才使他认识到,一个普通的庄稼人,只有真心实意为集体谋福利,才能得到底层群众的信任,如果在群众面前玩小聪明,利用共产党员的招牌,为自己捞取权势和荣誉,痴迷于发家致富,最终必然失去底层群众的信任,只剩下一个高大的肉身外型。
       梁生宝经过与郭世富和郭振山两位“能人”斗争的洗礼,梁生宝逐渐从蛤蟆滩的社会生活边缘走向中心,逐步占领了蛤蟆滩人改造旧世界、开创新历史的舞台。

创造背景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从事农业的公民,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砸碎了压在农村乡民身上的反动政治机器,使农村乡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中国农村和农民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间观念被彻底打破,农村乡民和农村被组织进现代工业化的时间体系中。
1953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中国广大农村全面开展起来,中共中央出台诸多具体的农业优惠政策,农村乡民对合作化的态度是疑惑中有期待。1955年之前进行的“互助组”和“初级社”工作,基本上是符合农村乡民利益和现实需要的,它很好地缓解了土地改革后农村中出现的因规模狭小和贫富悬殊而导致的生产力低下、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是适合当时农村的发展和农村乡民的认识水平的政策措施,其结果也是明显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增长。只是到1955年以后,急躁冒进、盲目集体化的倾向才开始出现。
       1952年5月柳青到陕西省长安县后皇甫村落户,身体力行地投入到田间生产中。《创业史》以秦岭山脚黄堡区下堡乡第五村互助组的曲折发展过程,来反映中国的农业生产互助的过程和必然趋势。
精彩分享
1、人生的道路是很漫长的,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
2、两只瘦骨嶙峋的长手,亲昵地抚摸着站在她身前寸步不离娘的宝娃的头,王氏妇人的眼光,带着善良、贤惠和坚定的神情,落在梁三刮过不久的有了皱纹的脸上。
3、社会上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拿自己的低级趣味,忖度旁人崇高的心情。
4、当自己每时每刻都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目的的时候,世界上就根本没有什么艰难了!
5、光荣可能被一次罪过所毁掉,耻辱却需要时间洗刷。
6、一九三0年春天,撒布在汤河沿岸产稻区的饥民,好像季候鸟一样,在几天里都走了。人们注视着稻地里梁三的女人,看她是不是经常向北原那边的远处遥望。女人们带着针线活,到梁三的草棚屋去,用话语试探她,看她是不是怀念着渭北的老家。
7、每个人的精神上都有几根感情的支柱对父母的、对信仰的、对理想的、对知友和爱情的感情支柱,无论哪一根断了,都要心痛的。
8、庄稼人啊!在那个年头遇到灾荒,就如同百草遇到黑霜一样,哪里有一点抵抗的能力呢?
9、天黑定了。汤河丸石和沙子混合着的河滩上,挺神秘地出现了一粒豆大的灯火光。五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冷得簌簌发抖,在那里聚齐了。
10、住在那些草棚和瓦房里的庄稼人,从北原上的旱地里,也没捞到什么收获。不过,他们夏天在汤河南岸的稻地里,收割过青稞;秋天,他们又从汤河上上下下的许多独木桥上,一担一担挑过来沉甸甸的稻捆子。人们说:就是这点收成,吸引来无数的受难者。
个人感想
     《创业史》是一本让人对新中国时期社会主义农业改造进程有巨大了解的书,以前学习历史时也了解到农业改造不容易,看完书之后发现,不仅是不容易还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天干地旱,没有种植的条件,农民穷的连买种子的钱都没有,富农不愿意帮助贫农渡过难关,合作社与互助队发展不起来,有些党员不仅起不到带头作用还利用党员这个身份谋求利益,某些农民的思想还是停留在过去,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极为困难,这些都是书中农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梁生宝就是面对这样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但他从未放弃,一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即使一直被梁三老汉说他连自己家都不帮助发展起来一直在帮助别人来怪罪他时,他也从未放弃过并一直带领相信他的人进行农业互助,帮助他们摆脱贫困、摆脱饥饿走向富裕。梁生宝是全书的中心人物,是社会主义农村中的英雄典型。在社会主义农业发展大业中,他有胆有识,既有宏伟的气魄,又有实干精神。他身上既有勤劳、朴实、善良的中国传统美德的闪光,又有公而忘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时代精神。还是一个讲原则、重情感的人。我们能从《创业史》中看到当时改革情况 ,也能从中得到经验与教训,更能从中发现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党员,从他们身上看到为人民付出的千千万万党员的影子。
作者简介
       柳青(1916年7月2日—1978年6月13日),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8月,任陕西省长安县委副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残酷迫害,被迫停止工作,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他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代表作《创业史》。1978年6月13日,柳青逝世,享年62岁。2019年9月23日,柳青长篇小说《创业史》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主要作品还有《铜墙铁壁》《恨透铁》《种谷记》《土地的儿子》《地雷》《牺牲者》等。

创业史/柳青著  1247.54/L754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馆藏地:社会科学二(东区三楼)

 

玉林师范学院| 红叶网| 玉林师范学院报|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校址:广西玉林市教育中路299号 邮编:537000(西校区) 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1303号 邮编:537000(东校区)
版权所有: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 电话:0775-2620818
本站总访问量: 2201277, 今日访问量: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