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第9期 , 总第347期《闪闪的红》

  • 发布时间:2024-04-08
  • |
  • 作者:暂无
  • 阅读次数:165

11卷第9 , 总第347

 

 

《闪闪的红星》

                         ——李心田著

中文222班   凌美茵        指导老师   

image.png

内容简介

    《闪闪的红星》写的是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以后,留在当地的一个红军后代的孩子——潘冬子的艰苦历程和斗争生活。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回忆的方法,围绕潘冬子和汉奸胡汉三的斗争展开叙述。从1934年至新中国诞生前夕,前后共15年,潘冬子由一个淳朴、天真的苏区儿童逐步成长为一个自觉的解放军战士。

    写作背景

《闪闪的红星》描写鄂豫皖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麻城的故事,以一九三七年红军长征前后,对我党我军进行围追堵截,织游击队进行反击,并取得长征胜利作故事背景。

精彩分享

1.“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传万代。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传万代”。

2.红星,在阳光的照耀下,鲜艳得像一朵盛开的红花。满坡的映山红都开了。烂漫的山花丛中,出现了一条宽平的大道。大道上,红旗飘扬,威武雄壮的大队红军,正快步走来。

3.潘行义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个黄油布小包,解开拴着一枚制钱的绳子。布包打开,里面竟是一枚闪闪发光的红星。

4.那山头上,立着一棵挺拔的大青松,树干像桐又像铁,青铮铮、灿灿,那一丛丛松叶,像针又像剑,绿油油、亮晶晶。一阵大风吹来,那棵青松迎风呼啸,显得格外精神。

5.万里晴空,漫山遍野都是盛开的映山红。冬子和吴修竹一起,穿行在花丛之中。他们后面,游击队员们正走下山来。在一块高高的山石旁,冬子慢慢地停住了脚。望着那绚丽的山花,他情不自禁地把手伸进怀里,掏出了那颗闪闪的红星。

个人感想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家里的书柜子,应该是爸爸买的,红艳艳的封面一下子就吸引住了我,而这一读,就让我停不下来了。故事中的主人公潘冬子,在艰苦的环境中顽强成长,他的勇敢、智慧和坚定信念令我钦佩不已。他面对困难从不退缩,始终坚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潘冬子他们一家都是闹革命的。因为潘冬子是革命的后代所以反动派胡汉三追杀。他经过了很多很多的地方,有很多时候会失去信心,可每当他看到那颗爸爸留下来的闪闪的红星时,就会想起只要一直往北方走,就一定能找到他爸爸潘行义。他就是这样坚持了下去,又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当上了解放军。在去北方的路上,潘冬子手握着闪闪的红星,每当绝望时,遇到困难时都会看看它,使自己变得更加有信心,使自己坚持下去。在生活中的我,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但我却不像书上的主人公潘冬子那样顽强,碰到一些大困难就有放弃的念头。人生道路坎坷,不可能风平浪静,事事顺心。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充满信心,有勇气地面对一切。

    这部作品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革命时期的艰辛和困苦。人们在战火中求生存,却依然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动容。

    潘冬子的成长历程也让我明白了,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要像他一样勇敢地迎接挑战。 同时,这本书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应感恩先辈们的付出,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李心田,江苏睢宁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华东军政大学,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文化教育和文艺工作。历任解放军第二十八速成中学教员、济南军区文化部干事及前卫话剧团创作员、创作室主任、副团长、一级编剧。从1953年开始写作,发表过诗、小说、电影文学剧本等。

    主要作品:《寻梦三千年》《结婚三十年》《梦中的桥》《跳动的火焰》《十幅自画像》,中篇小说《闪闪的红星》《人的质量》《沙场春点兵》《蓝军发起冲击》及话剧剧本等。

闪闪的红星/李心田著I207.35/213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1   馆藏地:密集书库(东区一楼) M300478




玉林师范学院| 红叶网| 玉林师范学院报|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校址:广西玉林市教育中路299号 邮编:537000(西校区) 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1303号 邮编:537000(东校区)
版权所有: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 电话:0775-2620818
本站总访问量: 2459906, 今日访问量: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