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卷第1期    总第282期 《边城》

  • 发布时间:2023-03-14
  • |
  • 作者: 化学211班 梁艳兰
  • 阅读次数:324

第10卷第1期     总第282期          2023年3月14日
                                 《边城》
                                              ——沈从文
                        化学211班     梁艳兰               
内容简介
  《边城》主要写在湘西边境的茶峒小山城里的人情世故,溪边的白色小塔住着靠摆渡为生的老船夫和翠翠还有一只黄狗。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大老叫天保,二老叫傩送,两年前在端午节的赛龙舟盛会上傩送和翠翠邂逅,彼此相互喜欢。巧合的是大老天保也喜欢上清纯美丽的翠翠,并且托人求亲。兄弟二人得知两人同时喜欢上一个女孩的时候相约唱歌求亲,最后天保决定放弃翠翠。傩送面对碾坊和摆渡的选择,他宁愿选择做摆渡人。不幸的是天保遇难,傩送自知对哥哥的死有责任便抛下翠翠远走他乡,祖父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死于雨夜,留下翠翠独守摆渡。
写作背景
  《边城》完成于1934年4月19日,是作者的代表作。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  纯朴的人情,边城明净的风光,教化着朴实的人们。在小说中,每个人都热情诚实,人人均有古君子遗风。“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其美好的道德情操仍在这里发扬光大。我们深入了解这些人性美: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让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到最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了她对爱的执著。外公保有着中国传统的美德,他对孙女翠翠亲情无限。为翠翠的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翠翠爱情的实现。在生活上,对翠翠也是无比关怀,不让翠翠坐热石头,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大哥天保个性豪爽、慷慨。他是船总的大儿子,却爱上了贫苦摆渡人的孙女。他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两人唱歌“决斗”,他却因为自己先提了亲,“作哥哥的走车路占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开口”,他知道自己不是“敌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现了他的手足之情。后来他外出闯滩,既是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为了消解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难过,“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最后意外遇难,可以说他是为了亲情和爱情而死。弟弟傩送是一个有分寸又敢于追求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会逃避的人,两年前在端午节的赛龙舟盛会上傩送和翠翠邂逅,彼此相互喜欢。当他得知哥哥也喜欢翠翠的时候决定和哥哥公平竞争翠翠。不幸的是哥哥遇难,傩送自知对哥哥的死有责任便抛下翠翠远走他乡。
精彩分享
*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的差异......”
* “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 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 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 “翠翠因此明白了祖父生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做陪嫁嫁妆诱惑傩送二老,二老得不到翠翠的理会......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如今可全明白了。”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个人感想
  边城小事,风景如画。沈从文所描绘的茶峒小城的风景令我心之所向,让我陶醉着迷。“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的差异......”每每读到这里我就仿佛进入了这茶峒溪边,自己坐在摆渡船上,翠翠和外公在船的前后摆渡,我就站在船上享受着这宜人景色 ,置身大自然,迷恋于自然景色,那种感觉是不同于处在现在的繁华都市的感觉。
   边城小事,淳朴人情。《边城》同沈从文其他作品一样,着眼于普通人的命运变迁,描写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悲剧,以细腻的笔触来描绘湘西的风土人情,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拥有着淳朴的民风。兄弟俩喜欢上同一个女孩,没有在暗地里使手段让女孩接受自己,而是想出通过唱歌求爱的方式来分出胜负;傩送因为对哥哥的离去感到愧疚,故而出走……此间种种,无一不展现出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的淳朴民风,既真实又自然贴近生活。这座小城里有明事明理,正直平和而又不爱财的顺顺;有豪放豁达,不拘小节的俩兄弟;有重情重义的杨马兵以及淳朴善良的乡亲们。翠翠和祖父去看龙舟比赛,船总顺顺送他们许多吃的,有人嫁娶新娘祖父送他们过河不收渡船钱,祖父去世周围的乡亲们都来帮忙。虽然在这个小城他们的生活清贫,但是他们那种能够互帮互助,生活得像一家人一样的这种邻里亲情实属令我羡慕不已。淳朴而自然的民俗风情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俨然是真实地描绘了世外桃源之景,将风土人情的描写上升到了赞美人性和乡村自然美的高度,也表达他对乡土湘西的怀念之情。
  边城小事,让翠翠看破红尘旧事。翠翠明白了不明白的事实际上就是沈从文自己对当时的社会局势的看破的写照。而最后一句话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是一个留白式的结局。全篇小说沈从文用这种看似恬淡的渡船生活反映社会背景,他看清了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其实是在对中国对中国人民的不利。所以作为中国良知的文人,他在努力思考着人性本质,他走在时代前沿给迷茫的国人指明道路,通过这种淳朴的乡村人情激励时代激励国民要心存善念,秉持善良的人性。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边城/沈从文    I246.57/S387-10   北京:团结出版社,2019. 馆藏地:社会科学二(东区三楼)

  


玉林师范学院| 红叶网| 玉林师范学院报|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校址:广西玉林市教育中路299号 邮编:537000(西校区) 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1303号 邮编:537000(东校区)
版权所有: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 电话:0775-2620818
本站总访问量: 2201360, 今日访问量: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