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卷第31期总第432期 《西西弗神话》

  • 发布时间:2025-09-19
  • |
  • 作者:暂无
  • 阅读次数:36

第12卷第31期总第432期

 

《西西弗神话》

                

                                                                 --阿尔贝·加缪

 

学前2024班  凌熙蕾          指导老师   张丽丽



 image.png

内容简介

《西西弗神话》借源于古希腊的西西弗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加缪对于荒诞的独特姿态。在西西弗这个形象中,那命定的判决,那永无止尽的苦役,那毫无意义的行为,那热烈愿望与冷酷现实的对立,那主观理想的呼号与客观冷漠的沉默,那没有祖国、失去故土、永被流放的个人,所有这些人类生存的荒诞处境都蕴藉其中;而同时,这形象又是人类与荒诞命运抗争精神的突现。人在荒诞境况中的自我坚持,永不退缩气馁,特别是在绝望条件下的乐观心情与幸福感、满足感,所有这些都昂扬在西西弗的精神里,构成一种既悲怆又崇高的格调和气质。

西西弗蔑视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在悲观中乐观地生存,积极地介入生活与社会,与命运抗争,作者在赞美西西弗这个抗拒荒谬的英雄的同时,告诉读者:能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是一种幸福,充实的生命才有活着的快乐和价值。

写作背景

在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得罪了诸神,诸神罚他将巨石推到山顶。然而,每当他用尽全力,将巨石推近山顶时,巨石就会从他的手中滑落,滚到山底。西西弗只好走下去,重新将巨石向山顶奋力推去,日复一日,陷入了永无止息的苦役之中。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从这则著名的古希腊神话中,发现了人类现实困境的某种象征意义,于是写成了阐述他荒谬英雄理念的《西西弗神话》。

作品评价

虽然《西西弗神话》从创意酝酿到写作定稿,是在1936到1941年的几年间断续写成的,但它仍具有内在的哲理上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它从荒诞感的萌生到荒诞概念的界定出发,进而论述面对荒诞的态度与化解荒诞的方法并延伸到文学创作与荒诞的关系,这一系列论述构成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最具有规模、最具有体系的荒诞观。萨特认为,加缪的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是理解加缪文学作品的一把钥匙。

个人感想

《西西弗神话》的作者加缪,他的文字像地中海沿岸的橄榄枝,以质朴的姿态伸展着哲学的诗意,却在素朴的表象下暗涌着生命的激流。初读时的困惑犹如误入镜宫,每个字符都折射着理性的冷光;直到循着加缪的生存轨迹与思想重访文本,那些蛰伏在字里行间的存在主义密码才渐次显影。。

神话中的西西弗背负着人类生存的终极隐喻。那块永远滚落的巨石既是宿命的符咒,亦是觉醒的契机。当诸神将永恒徒劳作为惩罚时,他们未曾预见:在机械往复的攀登中,普罗米修斯的火种正在岩石的棱角间迸发。加缪重构了这个古希腊意象——当西西弗注视巨石滚落的抛物线时,他读懂了荒诞的本质;而当他的手掌重新抵住粗粝的岩面,每一个肌肉的震颤都化作对神谕的庄严反叛。这种清醒的抗争姿态,使西西弗斯成为现代精神的先知。

人生的意义不在缥缈的云端,而凝结在推石者掌纹渗出的血珠里。加缪拒绝将荒诞导向虚无的深渊。"攀登本身即是超越",西西弗的脚步踏出的,不是对宿命的妥协,而是用行动谱写的存在宣言。

现代社会的齿轮何尝不是另一种"巨石"?我们困在绩效指标的循环赛道,在社交媒体的虚拟荒原中重复着点赞的“仪式”。但加缪提醒我们:觉醒始于对荒诞的直视。晨间树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黄昏时咖啡杯上氤氲的水汽,这些碎片化的诗意瞬间,恰是刺破生存迷雾的银梭。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加缪的箴言在书页间回响。当我们停止追问终极意义,转而在每个当下雕刻存在的印记,平凡生活便升华为壮美的行为艺术。就像西西弗汗湿的脊背折射出太阳光谱,洗手池溅起的水花也能倒映银河。将生存困境转化为创造的舞台,让每个现代人都能成为自己命运剧场的编剧与主角。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当你不断追寻,不断探索的时候,“答案”反而会与你失之交臂,倒是“只缘身在此山中”。秋叶的凋零,落叶的堆积,或许生命的真谛就藏在这些看似徒劳的飘落中——化作春泥更护花,但它们在空中的舞姿已写就生命的华章。当我们像加缪那样,以赤子之心拥抱生活的全部,那些推石上山的时刻,都将化作灵魂的史诗。

作者简介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哲学家, “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

加缪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西西弗神话/(法)加缪著 李玉民译  I565.65/J210-14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 馆藏地:社会科学二(东区三楼)    


玉林师范学院| 红叶网| 玉林师范学院报|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校址:广西玉林市教育中路299号 邮编:537000(西校区) 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1303号 邮编:537000(东校区)
版权所有: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 电话:0775-2620818
本站总访问量: 2675869, 今日访问量: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