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卷第3期  总第228期 《资本论•第一卷》

  • 发布时间:2022-03-15
  • |
  • 作者:广播电视学2020班 黄祾姈
  • 阅读次数:519

 

第9卷第3期        总第228期      2022年3月14日

资本论•第一卷

——卡尔马克思

          广播电视学2020班 黄祾姈

内容简介

《资本论》全称是《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百科全书,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资本论》首次出版于1867年9月14日的德国汉堡,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资本论》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于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 《资本论》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它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原书内容宏大,理论深奥,为了让所有对《资本论》有兴趣的读者都能读懂此书,本书采用图释的方式对其中的知识点作了补充说明,全书几百张精美彩图,均与书中知识点有关,并且每张彩图下都有图释,更加方便读者理解其中的关联。

写作背景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社会的迅猛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固有矛盾愈发明显地暴露出来。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他们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呈现复杂化的趋势。马克思为了给无产阶级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开始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 

1857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马克思认为,随着经济危机而来的可能是革命,在这之前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工人阶级。因此,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现在发狂似地通宵总结我的经济学研究,为的是在洪水之前至少把一些基本问题搞清楚。”

为了写作《资本论》,马克思20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到英国博物馆去看书,查阅资料,被图书馆员称为最勤奋的读者。马克思在阅览室里埋头读书的时候,常常情不自禁地用脚来回擦地,天长日久之后,竟然把他的固定座位下坚硬的水泥地磨出了一道凹下去的印子,被人们传颂为“马克思的足迹”。

对于马克思孜孜不倦的研究精神。保尔·拉法格回忆说:“工作变成了马克思的一种癖好,他是如此地专心工作,以致废寝忘食。他常常要被呼唤好几遍才下楼到餐室去,而且几乎不等咽下最后一口饭就又回到他的书房去了。”

据不完全统计,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过程中,阅读了2000多册有关的经济学著作,收集了4000多种报刊杂志,研究了大量的英国官方会议的有关文件和蓝皮书。他写的各种摘录、手稿、提纲、札记等达100多本。

精彩分享

1.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2.价值是不差别的人类劳动力,是使用价值的内容,而使用价值其只能算是外部体现,或是只充当销售手段。

3.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对它们起决定性影响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

4.由此可见,在这些革命中,使死人复生是为了赞美新的斗争,而不是为了勉强模仿旧的斗争;是为了提高想像中的某一任务的意义,而不是为了回避在现实中解决这个任务;是为了再度找到革命的精神,而不是为了让革命的幽灵重行游荡起来。

5.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

个人感想

《资本论》作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其高妙之处不胜枚举,就我阅读的感受而言,我认为其高妙之处主要在于《资本论》的通俗易懂。

在我曾经的观念里,哲学是非常难的一门学科,其著作更是“高冷“且晦涩难懂,但在接触《资本论》后却出乎我的意料,相交于其他哲学著作,《资本论》确实比较“平易近人”。

作者描绘了城市工人阶级的苦难、农村工人的苦难,再谈到苦难的世界里还有心存善意的人,又以许多自己见到的、调查到的苦难为例子加以证明,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平铺直叙,工人除了干活就是堕落死亡,却被绅士们指责道德败坏,接着推导出最基本的公式,工人创造价值=工人工资+资本利得,然后和诸位绅士论战,最后推导出一个结论:这个状况没办法持续,和道德和良心无关,这是基本原理上的问题

有人说,他的文章中不带一点感情,字里行间却是千万人的血泪,拥有极大的感染力。《资本论》从最简单的商品出发,引出货币、劳动力、资本、剩余价值等,并最终引出资本主义的总体系,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这使得《资本论》更接地气。

作者简介

卡尔·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犹太裔德国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哲学家、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革命理论家。马克思知识渊博,留下了很多著作,他的知识领域涉及哲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学、史学、法学以及自然科学。代表作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

资本论第一卷/卡尔•马克思著    A123/M087-14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馆藏地:密集书库(东区一楼) M213003

 

玉林师范学院| 红叶网| 玉林师范学院报|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校址:广西玉林市教育中路299号 邮编:537000(西校区) 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1303号 邮编:537000(东校区)
版权所有: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 电话:0775-2620818
本站总访问量: 2482308, 今日访问量: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