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卷第5期  总第230期 《月下小景》

  • 发布时间:2022-03-22
  • |
  • 作者:小教文2020班 覃洁静
  • 阅读次数:303

第9卷第5期        总第230期      2022年3月22日

《月下小景》  ——沈从文

              小教文2020班      覃洁静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月下小景》《扇陀》等9篇小说,外加《题记》共10篇。“新十日谈”,是作者为本组浪漫故事所取的总名称,以示近于而又异于薄迦丘的《十日谈》。除题记外,各篇本事均采自佛经故事,经作者匠心巧运,恣意铺排,注入谐趣后,一一指向了现实生活,读之,饶富兴味。沈从文的作品因具有文字之美、风光之美、爱情之美、人性之美而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

沈从文生前,曾有过这样愿望,想把自己的作品好好选一下,印一套袖珍本小册子。不在于如何精美漂亮,不在于如何豪华考究,只要字迹清楚,款式朴素大方,看起来舒服。本子小,便于收藏携带,尤其便于翻阅。
    这套选本和以前选法编法不同。我们在每本小册子前面,增加了些过去旧作以外的文字。有杂感、有日记,有检查,有未完成的作品,主要是书信—-都是近年搜集整理出来的,大部分未表过。不管怎样,这些篇章,或反映作者当时对社会、对文艺创作、对文史研究......的一些看法,或反映作者当时的处境,以及内心矛盾哀乐苦闷,把它们发表出来,容或有助于读者从较宽的角度对他的作品、对他的为人以及对当时的环境背景有进一步了解。

写作背景

沈从文的《月下小景》创作和出版时,沈从文和张兆和成婚后住在西城达子营。应杨振声之邀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从一个凤凰走出的文学青年,而逐渐成长为当时以多产闻名的主流作家。那时的北京聚集起了之后被称之谓京派的作家群,他们不屑于依附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和激进的左翼文化运动保持距离。而沈从文是京派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就在1933年发表于《大公报·文艺副刊》的《文学者的态度》,引起了文坛“京派”“海派”之争,有包括鲁迅在内的诸多作家参与其中,作为始作俑者的沈从文,已在创作和文学评论两端开始显山露水,已不是那个初到北京未被录取举目无亲的“乡下人”;也不是那个在中国公学讲坛上局促不安的老师;更不是蜗居于沪上拼命创作的文学青年。多年的磨枥和艰苦的创作,沈从文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期达到了文学创作的顶峰。

《月下小景》见证了沈从文在一个特殊时期的心境,一方面心止如水地讲述一些有关佛经的故事;一方面则年轻气盛地挑起和参与了文学论战,同时著名小说《边城》的创作也将完成,显现了作为一个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的心路历程。

精彩分享

 1、 水是各处可流的,火是各处可烧的,月亮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2、龙应当藏在云里,你应当藏在心里。
    3、你好听歌声如温柔的风。

4、女孩子说:
   “这世界只许结婚不许恋爱。”
   “应当还有一个世界让我们去生存,我们远远的走,向日头出处远远的走。”
   “你不要牛,不要马,不要果园,不要田土,不要狐皮褂子同虎皮坐褥吗?”
   “有了你我什么也不要了。你是一切:是光,是热,是泉水,是果子,是宇宙的万有。为了同你接近,我应当同这
个世界离开。”

 5、有了你我什么也不要了。你是一切:是光,是热,是泉
水,是果子,是宇宙的万有。为了同你接近,我应当同这个世界离开。
    6、傍近他身边,有一堆白色东西。这是一个女孩子,把她那长发散乱的美丽的头颅,靠在这青年人的大腿上,把它当作枕头安静无声的睡着。女孩子一张小小的尖尖的白脸,似乎被月光漂洗过的大理石,又似乎月光本身。一头黑发,如同用冬天的黑夜作为材料,由盘踞在山洞中的女妖亲手纺成的细纱。眼睛,鼻子,耳朵,同那一张产生幸福的源泉的小口,以及颊边微妙圆形的小涡,如本地人所说的接吻之巢窝,无一处不见得是神所着意成就的工作。一微笑,一映眼,一转侧,都有一种神性存乎其间。神同魔鬼合作创造了这样一个女人,也得用侍候神同魔鬼的两种
方法来侍候她,才不委屈这个生物。

个人感想

除了《边城》外,沈从文的《月下小景》也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令我如痴如醉,感悟至深。

读完《月下小景》,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美”,一种唯美。“唯美”的意思是追求绝对的美。沈从文先生用他细腻的笔触,把美贯穿到了极致。沈先生用他淡淡的描述带领着我们进入一个为人类所疏忽、历史所遗忘的山寨。一个处于我们视线之外的,总与神秘、封闭、质朴这些词联系的另一个世界,一如曾经读过的《边城》。所处于都市繁华喧嚣中的我对于触不可及的地方总怀有无比美好的情感,无以言喻。就好比我们总是与周围的人亲近着,却又时常向陌生人倾诉,寻求依靠一般。有时,距离的确很美,她将看不到的阴暗面隐藏,我们尚可用想象去填补空白。

月出场时就携带着冷冷清清的唯美,月色的朦胧如烟如纱覆盖着我们,在读《月下小景》就感觉自己只是一个旁观者,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傩佑与女孩,他们的世界美得让人不忍打破这美丽的画卷。

初八的月亮淡凉如水,光辉比之十五月圆必然弱了几分,但这样的光线正好适合了我这位旁观者,也应了“小景”这二字,美好的东西大不必让它曝露与光线下。

当二人依偎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早已不必去追问他们是如何相遇又如何相爱的,青梅竹马怎样,一见钟情又怎样,我们看到他们幸福的叹息,这不就够了吗?何必追问沈先生这个故事为什么只有这样一段呢?

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 《旧梦》、《长河》;散文集 《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论文集 《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

月下小景/沈从文  I246.7/S387-14  成都:天地出版社,2021馆藏地:社会科学二(东区三楼)

 

 

玉林师范学院| 红叶网| 玉林师范学院报|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校址:广西玉林市教育中路299号 邮编:537000(西校区) 广西玉林市教育东路1303号 邮编:537000(东校区)
版权所有: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 电话:0775-2620818
本站总访问量: 2482305, 今日访问量: 114